小米粒,大民生;粮满仓,天下安。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指示,2024年4月18日,9999js金沙老品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了以“粮安天下,知农爱农”为主题的讲座。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高级农艺师,中国农学会农业产业化分会委员,山东省特色杂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现代农业体系特色杂粮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杨平先生作为主讲人为同学们讲授了相关知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向群、教师赵丛楠、教师赵晓芳出席了本次活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杨平专家以粮食的由来及发展为切入口,向同学们介绍了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悠久的发展历史,随后杨平专家介绍了我国粮食的现状,同学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及人均产量不断增加,同时全国粮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民生,经济,政权三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在当前全球粮食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粮食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针对粮食安全进行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大包干、土地流转经营的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最终得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方针。国家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补贴为农民提供了基础保障与政策支持,增强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乡村振兴局与乡村振兴促进法走近了人民的生活。


杨平专家提出了八项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落实藏粮于地、积极推进藏粮于技、加大农业保护支持力度、切实提升粮食调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和流通体系、不断提高多元食物供给能力、深入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这八项措施对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启发与思路。同时杨平专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手段是发展数字农业。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最后,杨平专家呼吁大学生要关注粮食安全其中着重强调节约的重要性,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中国人长久的价值观里,简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可持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袁隆平院士曾说,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想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于粮食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未来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有着深远影响。
(撰稿:牛文静;初审人:王运波;复审人:赵丛楠;终审人:孙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