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跨文化沟通与谈判
简介:本门课程通过谈判学的理论为基础,从思维模式、社会规范等不同的文化层面和思考角度,引导我们来透视文化差异的特征,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将利用语言、饮食、礼仪等情景模拟,通过互动性的谈判演练,展开实操训练,强化跨文化理解意识和行为规范,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善于应对障碍和冲突热情和能力。
设想你要进行一次谈判,你认为谈判的关键是什么?是利益,沟通,还是达到想要的结果?这些都并非谈判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谈判最为核心的是对于谈判的准备。“如果我有八个小时来砍倒一棵树,那么我会花六个小时来使我的斧子更加锋利。”这便是与之同样的道理,知己知彼,才能取得谈判的胜利。和谁谈判,谈判什么,怎样进行这次谈判;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们应先建立关系,任何人的谈判都不是完全理性的,而一旦建立了良好关系,就可能在非理性层面对对方产生影响,在没有很大谈判筹码的情况下也会博得对手的信任;继续深入,在参与谈判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答案是结盟。对于一次谈判,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说服一个人,而是这个人及其背后的一群人,当这群人中有50%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时,便可在这场谈判中收获一个有意义的yes;在解决谈判的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思考流程,谈论问题的先后顺序也极为重要,对于双方存在争议或是不愿意谈论的问题,放在最后进行谈论,在疲惫状态下,往往会寻求简便而答应下来或是没有时间继续谈论而为下次继续谈判留下更多的准备时间;那么在谈判中进行积极式发言应该先做什么呢?是组织自己的语言还是先进性主动式的倾听?很显然,答案是后者。赵教授通过狂牛症的例子为我们阐述了如何通过站在对方立场,让人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表述选择不同的方案;那在价值分派(分食大饼)之前应该先做什么呢?答案是价值创造(把饼做大)。即使是一个大饼的一小块其绝对值也比小饼大。因此一个谈判者必须学会平衡这永恒的张力,创造未来的蓝景并将这些好处公平地分给参与谈判的每一位。此外还有一些考虑因素比如在解决问题之前应该先寻找信息,在评估方案之前要创造解决方案,做出决策之前要评估方案,在结束谈判之前要再次确认承诺等等。
通过此次课程,我们在老师一次次的亲身实践中慢慢感悟,总结进行谈判的经验,收获满满。
二.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简介:该课程将以人工智能的特点和趋势为中心,从人工智能在航空、医疗,教育,安全,制造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和开发,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介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学习等基础知识。该课程也将以大数据驱动为背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现代教育与教学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资讯科技,构建智能学习系统。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但在接触中,老师照顾每一位来自不同背景下的学生,对基础和专业的知识都进行传授,让我们也能在课程中获得参与感与成就感。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对人工智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个人觉得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他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关于什么是“智能”,设计范围就非常广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多因素,如意识、自我思维等问题。
对于我来说,想要获得对于人工智能进一步的了解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还需继续努力。
撰稿人:王文君 初审人:安蕾 终审人:门辉华